况场街道红山社区作为一个农村社区,近年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,着力发挥政治引领作用,团结带领党员群众,按照“围绕发展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总体思路,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、新农村建设等工作,抓基础、抓产业、抓文化、抓创新,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。
去年,红山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多元,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强村、经济富村、文明新村。
围绕基础抓党建,力促强基固本(小标)
要发展,基础需先筑牢。红山社区突出阵地、党员、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,为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。
占地28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阵地里,远程教育室、农家书屋、培训教室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、村级广播室等设置得一应俱全。“这片新阵地是2010年修起来的,这几年已经成为了社区决策指挥中心、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心、教育培训中心、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。”社区书记李文明用“四心”总结了阵地发挥的巨大作用。
基础设施方面,近年来红山社区进一步解决群众出行难、灌溉难问题和加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,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。目前,社区长6公里、宽5.5米的主干道路已经完成白加黑建设,入户水泥路达14公里,建有蓄水池、提灌站30余口,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和耕种。
蓝白相间的墙面、灰瓦墙顶、红色栅栏、整洁的院坝……在红山社区新村聚居点,20多户统一风格的农家小院吸引眼球,更远处,还分布着近200户风貌塑造的农家小院。“我们能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和环境里,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。”70多岁的苟明成大爷笑着说。
同时,红山社区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,将每月第二周和第四周的星期三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,组织班子成员、党员干部学政治理论,学文件精神,学业务知识,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策水平,也增进党支部与党员的交流和联系。
围绕产业抓党建,增加群众收入(小标)
大头菜是红山社区的支柱产业。近年来社区继续以万亩大头菜基地为平台,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,重点发展早春蔬菜和晚秋蔬菜。
朱毓富的儿子在外面打工,他和妻子在家里种地并负责带孙子。每年通过种植大头菜和其他各类时蔬,他们两人在家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元。“种的菜不仅一家人吃,还能卖出去挣钱,挺好。”朱毓富说。
在红山社区,像这样依靠种植蔬菜年收入上万的村民还有很多。“现在我们这儿已经成为了泸州城区的蔬菜保障供应基地。”社区书记??自豪地介绍说。目前,社区还引进业主建成标准化水泥拱形蔬菜大棚800余亩、钢架大棚40余亩的连片高品质蔬菜产业和露天蔬菜基地1200余亩,并带动周边丰咀村、华丰村发展蔬菜产业6000余亩。
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的同时,红山社区还发动村民因地制宜种植优质果树,积极发展以江安梨、龙眼、甜橙为主的果树1000余亩,形成了山上种树、山下种菜的格局。
前段时间,在村民牟吉华的早熟李子园里,每天都有游人前来采摘李子,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十号游客,30亩早熟李树大多都被游客采摘买了去。
“幸好前几年听了社区的宣传种了李子,要不然今天哪来这笔大收入哦。”牟吉华一脸笑容地说。
围绕文化抓党建,增强发展活力(小标)
7月9日晚,在社区活动广场上聚集了七八十名村民,大家正聚精会神地看电影。“大家在这儿既能聊天,又能锻炼身体,还能看电影,当然都乐意过来耍。”李文群的话说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。
在活动广场上,建有一个标准化的篮球场,还安设有乒乓球台、健身器材,划定了一片固定电影放映点,无论大人、小孩都喜欢。此外,社区还建立了一支20余人的业余文艺队伍,开展腰鼓、健身舞、快板等活动表演,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健身队伍。如今,每到天气合适的夜晚,活动广场上总会响起一阵阵的欢声笑语。
正值暑假,社区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每天都会有留守儿童前来光顾,这里早已成为了留守儿童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。寒暑假、周末时,留守儿童都喜欢来这儿看书、玩电脑。“娃娃些在这里耍,我们放心。”家长们说。
此外,社区还开设村民课堂,整合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室,通过讲党课、播放远教培训片,提升党员群众实用技能。搭建活动舞台,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乒乓球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,组织在家村民开展篮球赛等,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如今,红山社区村民的腰包鼓了,干劲儿更足了;社区的路宽了,环境也变整洁了;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漂亮的楼房……意气风发的红山社区党支部,正带领村民向更新的目标迈进。
(责任编辑:陈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