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木葱茏,蝉鸣鸟叫。劳动节前夕,恩阳区雪山镇观音村第一书记曾伟再次来到贫困户曹宏家,看望他80多岁的母亲张化秀,“婆婆,这段时间天气热了,中午莫出去逛,饭要按时吃,养好自己身体。”
有空就去曹宏家转转,已经成了曾伟的习惯。2018年7月驻村后,曾伟在走村串户中发现,曹宏一家常年在外务工,一直想帮扶却找不到人,能找到的电话号码都是空号,家中只剩下年迈的母亲。
“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,曹宏一家修起了一百平方米的新房,但因为找不到人,迟迟没有搬迁入住。”曾伟说,他的母亲还住在老房子里,夏季雨水多,经常看到老人独自坐在屋里,洗脸盆、水桶都变成了接水的容器。一阵阵酸楚涌上曾伟心头:“得联系上曹宏,让老人尽快搬进新房,有个安全的家。”
可说起儿子的去向、联系方式,老人家一问三不知。曾伟找到村干部,又问了好几个村民,终于找了几个电话,可打过去不是没人接,就是空号。一连七八个未接电话后,终于响起了“喂,找哪个”的声音。
联系到曹宏,曾伟说明来意,却被果断拒绝。“曾书记,我这两年回不来。大女儿智力残疾,还在上小学,小女儿也读书,我们莫啥文化,打工都是挣散钱,回来一趟路费都不够。就算回来了,没钱也装修不了,其他人还看我们家笑话。”
怎么办?既不能让老人继续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,也不能去外地把曹宏“绑”回来。
“先打灶、铺床,买生活用品,这些钱我出了。”曾伟和曹宏的帮扶干部曾锐商量后,曾锐说,基础装修的钱他来出,要让老人有个安全的家。接下来一个月,曾伟忙里忙外,直到老人搬进新房,才放下心来。
“曾书记,太感谢你们对我母亲的照顾了,我确实没有尽到儿子的义务。等我再挣几年钱,一定回来。”如今,曾伟每个月都和曹宏通上五六次电话,还互加了微信,平时村上有个大小事,都及时联系。
“曹大哥,你给大女儿办个残疾证,每个月有补贴。”
“你能吃苦,日子会越过越好。我就是来帮你们的,有什么困难,你可以说出来。”
“今年我们村上芦笋产业扩大规模了,以后土地流转越来越多,你要是回家,可以种芦笋,也可以去园区务工,挣钱不比外面少。”……
曾伟一个接一个的电话解开了曹宏的心结,现在对生活充满信心。
观音村是典型的贫困村,在2014年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207人。曾伟说,尽管全村都脱了贫,但政策不摘、帮扶不摘,要继续通过生态养殖和芦笋产业,帮助村民把日子过得更好。
(责任编辑:陈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