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,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如何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,激发贫困户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,引导贫困户在致富奔康的同时回报社会、体现价值显得尤为重要。蓬溪县明月镇积极探索“积分改变习惯,勤劳改变生活,共同脱贫致富”的新路子,推出“扶贫积分”“乡约银行”“党员积分”三本台账,做优做细基层治理。“扶贫积分”模式是怎样的?能改变什么局面?有什么效果?本文将对“扶贫积分”进行讲述。
模式:“扶贫积分”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
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,各项扶贫优惠政策、大量资金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,目前明月镇2192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。为增强贫困户责任意识、感恩意识,让贫困户以绵薄之力,为社会添砖加瓦、献计出力,明月镇推出扶贫积分制度。
“我这个月打扫了一次村办公室又积了10分。”5月初,蓬溪县明月镇白庙村村民王波拿着积分存折来到积分兑换超市,用12分兑换了一瓶价值12元的白醋。
据介绍,“扶贫积分”参与积分范围为本村贫困户,以家庭为积分单位,每个家庭户设基础分100分,实行加扣分制,积分周期为一年,每年1月开始重新计分。每次可根据劳动投入程度积5分、10分不等,由各社社长进行统一登记加分。
近年来,明月镇在基础较好的白庙村建立起积分超市,采购了一批米面粮油、毛巾、香皂肥皂等生活用品,全部放入积分超市,并制定了1分价值1元的积分兑换标准。贫困户凭借在知晓国家扶贫方针政策、“一超六有”“六顺六净”、孝敬长辈、邻里相助、勤劳致富、诚实守信、勤俭持家、爱护自家及村庄环境、参与村公益事业等方面的表现争取积分,免费兑换积分超市内的生活用品。
同时,明月镇逐步将积分制度在全镇推广,鼓励各村创造条件建立积分兑换超市,将积分与就业推荐、创业扶持,优先用工等挂钩,提高贫困户参与积极性,并对其中涌现出来的生产能手、脱贫先进、热心人士等,向党员、后备人才、种养殖技术人才等方向进行培养,进一步提升能力,实现更多社会价值。
改变:消极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
让明月镇白庙村村支部书记李庭感受到变化的是——前些年,农村垃圾随处乱扔,哪个地方垃圾多了,就成了垃圾堆。而今,贫困群众养成了主动清理白色垃圾的好习惯。走进明月镇白庙村、新市村……清新靓丽的村庄、干净整洁的道路,都映照着近年来村民不断增强的环保意识。
让李庭记忆犹新的是,今年4月下旬,白庙村村委会组织将已撂荒多年的200余亩荒地开垦后种植柑橘,发展集体产业。李庭一声动员,全村近70名贫困户积极响应,主动对机器无法作业的边地、树枝进行清理。期间,4名年过八旬的老人闻讯后,也早早来到田垦边为其他村民加油鼓劲。
扶贫积分制度实施以前,部分贫困群众存在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思想,有的甚至把脱贫攻坚看作是政府的事情。扶贫积分能兑换的都是生活用品,虽然价值不大,但让贫困户做事更有激情,更有动力,更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个人力量,积极参与村内事务共治。
成效:“坐着等”变“干着奖”
以前,不少非贫困户认为,贫困户属于只享受国家补贴却不产生任何社会价值的一类人。然而,致富不忘感恩,发展不忘担当,享受到了扶贫优惠政策的红利,很多贫困群众也想尽所能及之力回报社会。
66岁的曾贤林,是深广村4社的贫困户,靠政策扶持和种植5亩地、2亩田于2018年实现脱贫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曾贤林主动承担起村上的消毒工作,在通往村办公室、垃圾池、管控人员家里的路上,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,最远的一户要走2.5公里路。“朴实的曾贤林让我看到了贫困户的感恩之心,他们为的不是那点积分,而是在努力抓住每一个能出力的机会。”深广村村民如是说道。
2019年11月以来,明月镇党委政府在全镇新建制的16个村和2个社区全面推行扶贫积分制度,为全镇1119户2192名贫困户提供一个为社会添砖加瓦、献计出力的平台。截至目前,全镇共370人参与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、帮助重点人群、公共事务服务、送医送教育、捐款捐物等社会公益事业中。
据悉,扶贫积分每季度进行公示,它是脱贫之星、新农民新村民“两新”人才等评比的重要内容。明月镇通过制作感恩回馈墙、说说我的脱贫故事墙,打造 “两新”人才榜,将脱贫之星、“两新”人才等先进典型适时宣传,让贫困户在创先争优氛围中,告别 “等靠要”思想,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,提升主人翁意识,积极参与村级治理,逐步形成勤劳致富、团结互助、共同富裕良好格局。
(责任编辑:陈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