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坚持关口前置、重心下移、力量下沉,不断压实责任落实担子、找准风险防控靶子,走出安全发展路子,避免出现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”的局面。该县连续20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。
攻城市安全发展“难点”
营山县是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大县,由于历史欠账多、财政底子薄,安全设施设备不完善、企业安全制度不健全、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。该县相关负责人认识到,只有建立起“居安思危、系统防范”的理念,才能防止城市化进程中认不清、想不到、管不到的问题发生。
7月16日,营山县召开建设四川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动员部署会暨专题讲座,提出从源头治理、风险管控、安全监管、安全保障、应急救援五方面共同发力,明确了时间表、任务书、路线图。目前,该县城市风险评估工作已全面启动,预计于2021年底建成四川省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。
“我从事安全工作10年了,听完这个讲座收获很多,对城市安全运行过程中的‘灰犀牛’‘黑天鹅’等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”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伍袁志谈起自己的感受,他说,营山县这几年发展变化大,安全治理的挑战和压力也大,但他认为,该县对标国家级、省级示范标准和国内一线城市的创建标准,有信心通过以创促建、对症下药、综合整治,解决安全治理领域的深层次问题,筑牢城市安全基层基础。
其实早在2019年,营山县委、县政府就率先谋划、先试先行,成立以县委书记、县长任组长的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,该县财政先后安排近800万元用于一期建设,对创建过程中涉及的政策制定、工作部署、财力安排和干部配备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。
消事故风险防控“痛点”
作为一个农业大县,营山县多数乡村位置偏远、交通不便、基础设施落后,村民安全意识较淡薄,该县把道路交通、消防安全作为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,下移工作重心,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。
该县应急管理局成立了3个安全生产监察片区联合执法中队,深入乡镇(街道)和工业园区,采取“执法+服务”模式,实现重点区域、重点企业安全监管执法全覆盖、常态化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对69家重点企业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,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。针对城乡消防基础薄弱的问题,该县推行“微消防”模式,建立消防救援大队、片区中队,辖区生产经营单位、村(社区)微型消防站三级消防安全监管及应急救援体系。同时,该县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推行“路长制”,建立交管办、片区道路联合执法中队、乡镇道安办和交通劝导站四级道路安全防控体系,真正实现“有人管、依法管、长效管”的目标。
同时,为防止群众因生产安全事故致贫返贫,该县自2017年至2019年先后投入近400万元专项经费,在70个贫困村实施居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。该县倡导的“五依托五建设”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。
抓体制机制改革“重点”
“过去,我们安监办挂在党政办,没有核定编制、没有专职人员,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。”新店镇安监办主任张桥说。自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,该县委编办正式明确在乡镇(街道)设立应急和安全管理办公室,将其作为中层内设机构之一,配备专职主任1名,还可配备1名副主任,并根据人口情况至少配备3名至4名专职工作人员。“现在有机构、有编制、有人员,大家有信心把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好。”张桥笑着说。
“基层是安全工作的主战场,要打赢这场仗就必须有完备的队伍和充足的枪支弹药。机构改革就是要解决人、财、物和管理上的难题。”伍袁志形象地比喻基层队伍和应急物资保障对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。
据了解,该县紧紧抓住机构改革机遇,核定县应急管理部门公务员、参公及事业编制44个,较改革前增编23个,保障应急执法专用车6辆。同时,该县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,共组建429支应急救援队伍,同时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,健全应急物资调拨、使用、管理机制。今年以来,该县补充帐篷、卫星电话等各类应急抢险救援物资8000余件,通过与社会运输企业、抢险救援企业签订战略服务协议,加强紧急运输保障,增强应急抢险救援力量。
(责任编辑:陈睿)